演繹

  1. 南音在撰曲階段一般不會把唱法規定,容許演唱者用個人風格演繹,形成個人的唱腔。
     
  2. 唱者在演出時的演繹法,包括每一段的調式、節拍、速度、拉腔選擇等;甚至每一句的旋律、聲調、結束音、叮板位置等。因此有人認為南音的曲譜不夠精確、仔細,其實這才是南音的特色。
     
  3. 部分的演繹法亦可能由撰曲人註明在曲譜裏,但這只是撰曲人心目中的唱法,演唱者若要用其他方法演繹,其實是可以做得到的。
     
  4. 調式分為正線及乙反兩種。兩種調式音高相同,正線調式主要使用[合士上尺工六]等音,較少用[乙反]二音;相反乙反調式主要使用[合乙上尺反六]等音,較少用[士工]二音。用乙反調式演唱會產生一種較淒涼、哀怨的感覺。每一句歌詞都可以用正線或乙反兩種調式來唱,用那一種調式較好,便要看曲詞內容而定。

    區均祥示範正線唱客途秋恨上卷首數句 Play

    區均祥示範乙反唱客途秋恨上卷首數句 Play


    一般來說,乙反樂段演唱時可以有較多的變化,包括唱腔旋律、過門、拉腔等。
     
  5. 南音的節拍,主要分為慢板、中板及流水板三種。另一種說法是較慢的慢板、較快的慢板及流水板,因前二種均是一板三叮,用粵曲的術語應都叫慢板,不應叫中板,這種說法因較累贅而不在這裡使用。

    慢板演唱是用八拍(即二板六叮)唱一個七字句,中板演唱則是用四拍(即一板三叮)唱一個七字句,所以拖腔及過門均較短,襯字也較少,感覺較爽朗。

        X   、   、   L     X   、   、   L
    慢板: 字   字   字字        字   字   字   
        X   、   、   、
    中板: 字字  字字  字字  字
     
  6. 流水板則只用板,不用叮,速度也較快,製造較強烈的節奏感及急促的效果。

    唐健垣解釋南音節拍 Play

     
  7. 無論是唱慢板還是中板,都可以依需要而用不同的速度。一般為了加強戲劇效果,開始時都會唱慢板,緊湊時改唱中板,輕鬆時唱回慢板,急促時又可用流水板。
     
  8. 根據記載,以往還有一板七叮的唱法,即一個七字句共唱十六拍。但這種唱法現在已沒有人用了。
     
  9. 演唱南音時,每一句的唱法及旋律都是沒有固定的,可以由唱者自行設計。

    由於廣府話是有九聲的,每一個中文字都有一個基本聲調,若果唱時用了另一個聲調,很容易便變了另一個字。雖然有時可以故意變調(尤其在地水南音)以加強語氣效果,但也有一定的限制,必須很小心運用。例如下平聲的字本應唱[合]音,有時會改唱[士]音。

    字與字之間的拖腔卻比較自由。簡單來說,可以有高、低的唱法,即是儘量多用高或低音來拖腔。另外拖腔的長短、婉轉等,每個唱者也會有自己的唱法及風格。有時,也可以利用一些特別的唱腔來營造需要的效果。例如在乙反樂段,可以利用冰魂腔來產生特別的韻味。

    這點亦是聆聽不同唱者演繹的有趣之處。
     
  10. 原則上,每個南音句子唱時的結束音都有規定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結束音
    第一句 XXXXXXX(仄)   上/尺
    第二句 XXXXXXX(上平)  尺
    第三句 XXXXXXX(仄)   上/尺
    第四句 XXXXXXX(下平)  合

    其中第二、四句較少會有例外,但第一、三句則不然,尤其在地水南音中更甚。

    值得一提是第二句,由於句末字是上平聲字,自然發音應是[工]或[六],但結束音是[尺],所以一般唱這句時會由[工]或[六]拖腔到[尺]。

     X、、   、       X、、   、
       六  工尺    或     六  工尺

    但第四句由於句末字是下平聲字,自然發音應是[合],和結束音一樣,所以可以不拖腔。當然也可以選擇拖腔。
     
  11. 如前所述,演唱南音時,一個七字句中的每一個字安排在那一拍唱出,是有習慣做法的。以慢板演唱為例:

        X   、   、   L     X   、   、   L
    慢板: 字   字   字字        字   字   字   

    這種安排當然不是一成不變的,尤其是如果加有襯字時,那變化便更大了,可以造出不同的效果。有時可以改把襯字放在叮板位、有時可用較長的時值唱某一些字、有時可把第四拍(原來作音樂過門)也用來唱詞、有時更可特別設計一些唱腔等等。

    唐健垣解釋改變叮板位置產生不同的效果 Play

     
  12. 南音每個七字句都是由板起唱的,但之前的板面最後一個音往往也是在板的位置,所以便需要互相配合,否則便會「撞板」。一般有兩個做法:食板起唱,獨立起唱。

    食板起唱即在板面的最後一個音同時唱七字句的第一個字(不包括襯字)。若七字句第一個字前有太多襯字便較難用這方法。又如果板面同時又填了詞唱的,便只有當板面的最後一個字正好和七字句的第一個字相同,才可用這方法。

    獨立起唱即是完成了板面後,才開始唱七字句。起唱時可以第一個字便立即數拍及音樂伴奏,也可以自由起唱。即是第一句起唱時不數拍子及沒有伴奏,讓唱者唱了一小段(約半句,可多可少)時,音樂才開始伴奏,也開始數拍。

    近年更喜用吟誦式起唱,即用自由起唱方式,但一般長度會較長,而且唱者會精心設計這一部分的唱腔,利用適當的拉腔,營造獨特的氣氛效果。

    唐健垣解釋食板起唱 Play

    唐健垣解釋吟誦式起唱 Play

     
  13. 以往地水南音唱者均喜在開始演唱前,先唱出一段吉祥說話,和聽眾打個招呼,提高大家的情緒。有時在結束時也會加入一些祝福的說話。這些吉祥語都是唱出來的,所以都必須符合南音句子格式的要求。

    據唐健垣老師憶述杜煥所說,他們通常是可以即興創作這些吉祥語的。據榮鴻曾教授憶述和杜煥交談時說,他們甚至可以即興唱出當日的新聞。這種能力在現在的演唱者已是很難見得到了。
     
  14. 南音曲結束時,一般有數種安排:唱完曲文立即結束(極少見)、唱完曲文再拉腔後結束(少見)、唱完曲文拉腔後再奏一段音樂才結束(常見)。若是南音曲後接唱其他曲式(如在戲曲南音中),則常見唱完曲文後立即轉變。

    在結束前所奏的音樂,也根據這個唱段的調式而定,若是正線唱段,多奏正線南音尾序,間中亦可奏正線南音短序,若是乙反唱段,一般多奏乙反南音短序作結。